第2章

書名:貴女謀 字數:4084 更新時間:2025-05-30 15:51:35

字體大小:

16 18 20 22 24 26 28

她別院之奢華,是我平生僅見。


此時院中掛滿了各式燈籠。


 


石宜真指著西牆邊的一片彩燈,對我介紹道:「每一盞燈下皆有燈謎,若猜中了,便可得下方託盤中的彩頭。」


 


我衝盤中一看,隻見其中赫然是一支金累絲嵌珠蝴蝶簪。


 


我看向燈謎:


 


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


 


——打一物。


 


石宜真思索良久,沒有頭緒,我見她似是喜歡這簪子,便提醒道:


 


「打一天體。」

Advertisement


 


她眼中一亮,頓悟道:「月!」


 


「咣!」一聲,燈下侍女抬手敲鑼:「恭喜石小姐猜中燈謎。」


 


石宜真將簪子隨意往頭上一插,拉著我道:「你既有這等能耐,該隨我去正堂。」


 


院中的託盤已空了不少,正堂的託盤卻仍有九成是滿的。


 


我打眼掃去——託盤中有金鑲寶石帶、金點翠嵌珠寶緝、嵌珍珠寶石金項鏈……


 


樣樣奢華無比。


 


而最讓人好奇的,則是長公主身側的一盞——翡翠雕龍紋花燈。


 


燈下竟延伸出一根細繩,繩下綁著一塊通體瑩白的玉佩,其上刻了一字:元。


 


莊穆長公主名諱,高靖元。


 


向長公主見禮後,石宜真指了指那燈:「看見沒有,那便是燈王。若是解了燈謎,長公主便可允你一事。」


 


「燈謎是,在那細繩上剪一剪子,繩子一斷,在無外力幹擾的情況下,不可使玉佩落下。你可有法子?」


 


我勾了勾唇:「簡單。」


 


石宜真肅然認真,直視我雙目,見我並非信口胡說,當即便領著我來至長公主跟前。


 


長公主初次見我,審視幾眼後便允了:「既是宜真推薦的你,那便上前一試吧。」


 


堂中眾人此刻皆聚焦了過來。


 


「若非有回光斷續之法,這繩子一旦剪斷,如何能使玉佩不落?」


 


「且看她是用何種法子……」


 


5


 


我行至燈前,朝長公主微一作揖,便以手撫過細繩。


 


手指翻飛間,繩上已被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


 


剪子在蝴蝶結上剪下,繩子利落而斷,玉佩卻不曾落下。


 


「好!」


 


長公主撫掌而笑,這才讓怔愣中的眾人回過神來。


 


「竟是如此!果真是好法子!如何我就沒想到呢?」


 


「從前竟不知流疏妹妹如此聰穎,著實相見恨晚!」


 


我一一行禮,謝過眾人誇獎。


 


長公主示意侍女將玉佩解下來遞給我。


 


「你既解了本宮燈謎,那便收下這塊玉佩,且本宮可允你一事,你可有何心願?」


 


我也不作客氣,直接了當道:「臣女有一事,但求長公主成全。此事於公主而言不過舉手之勞,於臣女卻不啻於再造之恩。」


 


長公主來了興致,招我去了內室:「你說。」


 


我跪下:「求殿下為臣女賜下一名授課夫子,臣女別無所求,唯獨想讀書明理。」


 


「這倒怪了,你身為吏部侍郎嫡女,緣何需要求本宮給你請師傅?」


 


我俯下身去,娓娓道來:「回稟殿下,臣女有一雙生妹妹,家中母親為她聘出世名儒為師,請宮中嬤嬤為教,可輪到臣女頭上,母親便說才德無用,隻打發些酒樓說書的給臣女解悶。」


 


「臣女不知母親此舉何意,卻不願自甘墮落,求長公主成全!」


 


「真是新鮮。」


 


長公主意味不明地笑了:


 


「既如此,本宮幹脆好人做到底,安排女夫子以說書先生的名義入你家府邸,也正好看看,你母親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


 


……


 


我回府時,已過了晌午。


 


母親身邊的蘇嬤嬤卻等在側門,一見我來,便板著臉讓我去妹妹的蘅蕪苑一趟。


 


「可是出了什麼事?」我問。


 


「姑娘去看看就知道了。」她答。


 


我沒有追究她的輕慢,隻是提步往父親的書房走去:


 


「今日在長公主府中種種,需得與父親知會一聲才好。」


 


事關長公主,蘇嬤嬤不敢阻攔,猶豫片刻後,還是跟了上來。


 


我命她與丫鬟在外等候,獨自進了父親書房。


 


我拿出玉佩,將今日之事簡單一說,隻是隱去了找授課師傅的這一件。


 


父親頗為滿意:「我兒能得長公主青眼,實乃天大的福氣。」


 


他又看了看我手裡提著的匣子:「這些首飾乃皇家御賜,需得好生愛惜才是。」


 


我微一俯首:「女兒曉得。」


 


氣氛融洽,我便順嘴提了一句:「父親若是得空了,不如去看一看妹妹吧。她今日雖言語衝動了些,可畢竟受了委屈,想來也已知道錯了……」


 


父親未置可否。


 


我起身告退。


 


來到蘅蕪苑時,院子裡烏泱泱的跪了一地下人。


 


見到我來,阮徽寧目露厭憎,撲進母親懷裡。


 


母親邊哄她,邊審視問我:「流疏,晌午時,徽寧聽見院中有下人碎嘴,說主家的闲話,你可知此事?」


 


我滴水不漏:「不知說的是什麼?」


 


阮徽寧咬牙恨聲:「呵,說我並非母親親生,而是抱養得來,亦或外室所生記在嫡母名下!」


 


「荒謬!」我皺眉道:「妹妹可曾聽見是誰說的?」


 


阮徽寧撇撇嘴道:「不曾。」


 


見事態僵住,母親眼底便多了一分責備:「你這丫頭,做事冒冒失失!如今你尚在禁足,貿貿然鬧將起來,卻連是誰在背後嚼舌根都不知曉,若被你父親知道了,少不得要說你無事生非!」


 


阮徽寧緊咬下唇,似是受了莫大委屈。


 


我連忙上前,取過丫鬟手裡提著的匣子打開:「徽寧莫氣了,姐姐這兒有一盒首飾,你若看中哪樣,隻管挑去。」


 


「滾!」


 


她正在氣頭上,伸手便打翻了匣子。


 


珠寶首飾灑落一地。


 


而匣子上鑲嵌的那枚金質皇家徽章,也不出預料的掉了下來。


 


在房中滾了一圈後,停留在了剛走到門口的父親腳邊。


 


他的臉色肉眼可見的發青。


 


「孽女!」


 


幾乎是從牙根吐出這麼一句,他忙命人把東西從地上撿起來交還給我。


 


轉身離開時,冷眼掃過仍不明所以的阮徽寧,恨聲道:「請家法!」


 


6


 


阮徽寧被抽打了 20 板子,又被押去祠堂罰跪。


 


夜間。


 


我提著食盒,獨自從後門進了祠堂。


 


隱約聽見有對話聲,便隱在隔間靜聽。


 


「母親,再過三個月我們就及笄了,讓阮流疏去給齊閣老做續弦的事,您安排得怎麼樣了?」


 


母親頓了頓,猶豫著說:「此事,往後莫要再提了。」


 


「為什麼?」阮徽寧不可置信。


 


「流疏得了長公主青眼,若是讓她入齊府做續弦,這門婚事終究不般配,長公主定要過問,如此一來,反而得不償失。」


 


「母親,您答應過的事怎能出爾反爾?」


 


「急什麼!這事雖不成,我卻另有安排!你如今安分些,莫要再惹你父親不快,否則縱然是我也救不了你!」


 


幾聲低低的啜泣傳來。


 


母親又安慰了幾句,方才起身離開。


 


等周遭的動靜重歸於寂,我輕聲從後門走出,繞了一大圈,又從前門進了祠堂。


 


「你怎麼來了?想看我笑話?」


 


我放下食盒:「妹妹緣何有這樣的誤解?姐姐隻是心疼你,覺得你可憐,來看看你罷了。」


 


「我可憐?」阮徽寧嗤笑道:「姐姐莫不是以為自己有長公主撐腰就贏過我了?著實可笑!」


 


「難道不是麼?」我淡淡開口:「即便我從未想過要與你分出高低,可事實便是事實,連府中下人都覺得你比起我來差之遠矣,你又何苦自欺欺人?」


 


「你懂什麼!」她氣狠了,脫口而出道:「你不過是我的墊腳石罷了!母親親口所言,她偏愛的是我,栽培的也是我,你不過是個棄子!」


 


我目露憐憫:「母親這樣說,你便信了麼?」


 


她一怔。


 


我搖搖頭:「你我資質雲泥之別,但凡母親有一分眼光,就不會舍我其你。她一片慈母之心,隻怕對我的偏愛太過明目張膽,惹你左了心思,再鬧出事來,這才不得已拿話诓你呢。」


 


「不可能!」


 


「信與不信全在於你,此番告誡不為其他,隻是不想看你被蒙在鼓裡,以至於走了歪路……我言盡於此。」


 


我轉身離開。


 


徒留她失魂落魄,跌坐在地。


 


三日後。


 


長公主安排的女夫子順利進府。


 


在夫子的刻意藏拙下,母親旁聽了兩回說書,便徹底安心,放任不管了。


 


此後,我更頻繁出入長公主府。


 


在夫子處,我學習詩書禮易。


 


在長公主處,我了解朝堂局勢。


 


兩月後,長公主有意將我作為幕僚栽培。


 


她問我:「國教之爭,你如何看?」


 


我心知,這是校考。


 


「佛、道、儒三家的國教之爭由來已久。佛教追求安樂解脫,主張眾生有相,皆可成佛;道教崇尚順應自然,認為一切發生,皆有其因;而儒教規範三綱五常,倡導血親人倫,道德理性。」


 


「依臣女愚見,若長公主有問鼎之心,應先揚佛道而抑儒家,若大事能成,則修整儒學,摒除儒家對女子的偏見不公。」


 


「如此,三教鼎力,不立國教,提拔打壓皆可見勢而為,方為上策。」


 


「好!說得精闢!」長公主撫掌而笑,看向我的眼中精光連連:「你既看出我志在登頂,可願輔佐於我?」


 


我俯身盈盈一拜:「臣女,求之不得。」


 


7


 


自我成了長公主身邊炙手可熱的人物之後。


 


世家大族聞風而動,頻頻向我示好。


 


及笄禮上,我收到的贈禮,足足比阮徽寧的多了一倍不止。


 


世家貴女邀我同遊的帖子也雪花似的堆滿匣子。


 


因著阮徽寧心中苦悶,時常私下裡咒罵:「上趕著拍長公主馬屁,著實有辱女子風骨。」


 


母親心疼她,便以我身子骨弱不宜出門為由,拒絕了大部分邀約。


 


這倒正合我意。


 


蹊蹺的是,這一日,母親突然興致衝衝,命翠煙閣的裁縫給我量體裁衣。


 


「流疏,七日之後便是威遠侯府老太君的壽辰,侯府已發來請帖,屆時你與徽寧隨我一同出席。」


 


威遠侯府?


 


我在腦中迅速過了一遍。


 


敏銳抓住一點:


 


侯府世子,孫紹宗,是個流連花叢的放蕩人。


 


且他於半年前娶親,成婚不到三月,少夫人便暴斃而亡,對外隻說是得了急症。


 


我笑笑,問道:「母親可有給徽寧裁制新衣?」


 


她一頓,敷衍說:「自然有的。」


 


可七日後,徽寧和我一同出現時,她穿的卻是舊衣。


 


她這一身華服固然端莊,可那樣式……在京中早已不流行了。


 


站在我身邊時,對比更是強烈。


 


與身著滾雪疊花細紗料、腰系梨白流光軟腰封的我一比——


 


她著實顯得土氣。


 


阮徽寧的臉色徹底沉了下去。


 


她眼中已滿是怨恨。


 


母親卻絲毫未覺。


 


一場壽宴熱鬧無比。


 


母親自以為將我打扮得妖娆勾人,便會引得世家夫人們輕視厭憎?


 


這想法,真真是老黃歷了。


 


殊不知在絕對的利益面前,這點無傷大雅的東西,不過給我錦上添花罷了。


 


而那吊住所有人的利益,便是長公主。


 


聖上年邁,隻得一兒一女。


 


太子荒淫殘暴,不堪大用。


 


三日前,長公主被正式冊封為攝政公主,執掌軍權政權。


 


母親對朝堂局勢的反應向來遲鈍。


 


但自有那嗅覺敏銳的人上趕著和我交好。


 


宴中,母親又催妹妹彈琴助興。


 


阮徽寧倒也沒有推辭,一曲《高山》鏗鏘而起。


 


母親滿意極了,不經意般對身旁的大理寺少卿府趙夫人誇贊道:


 


「我家徽寧這丫頭著實是倔,她五歲便學琴,早也練,晚也練,我讓她休息,她硬是十個手指頭都磨出泡了,也偏說自己不累……」


 


這是事實。


 


但趙夫人不感興趣。


 


她誇贊一句:「果真用功。」


 


轉過頭來便熱絡問我:「流疏,聽說長公主有意起個詩社,成員名單還沒擬定,你知曉的,我家阿絮最喜文墨,你看,能否推薦她加入社中呢?」


 


我含笑應道:「絮姐姐才學過人,不用夫人開口,我也自當向長公主舉薦。」


 


趙夫人大喜過望。


 


引得幾位正在觀望的夫人也趕緊湊了過來,或是闲拉家常,或是純粹混個臉熟。


 


場面鬧哄哄的,對於正在演奏的阮徽寧來說,的確是不夠尊重。


 


母親感受到了冷落,表情訕訕,也不再自作多情誇獎女兒。


 


我望向庭中,阮徽寧面沉如墨,已是忍耐到了極致。


 


「噔——」一聲。


 


她的弦,崩斷了。

熱門推薦

顏顏醒了

顏顏醒了

"徐勇娶我隻花了四塊五。 婚後我為他洗衣做飯,生兒育女。 可他卻經常夜不歸宿,還罵我是不值錢的破爛貨。 隻因在大學時。 我被校霸奪走初夜,後被公開處刑。 可他不知道,如果我當時心甘情願跟著校霸,現在已經是豪門太太。 直到我撞見徐勇跟妹妹滾在一起。"

臨淵羨菁

臨淵羨菁

"我攻略失敗了,被迫成了系統,帶領著我的宿主繼續攻略攝政王楚臨。 我憑借著曾經攻略他的經驗,一步一步幫助宿主獲得好感度。"

遇峋

遇峋

穿成男主惡毒後媽。便宜繼子要高考。 我撕爛他的準考證,教唆他爸把他打得 下不了床。

時頌時宜

時頌時宜

"跟我有婚約的周二爺死在了大婚前夕。 第二天,周家求娶的轎子卻像無事發生般如常停在了我家門口。 我掀了蓋頭,抱著白玉琵琶站在屋裡看了一眼要跟我拜堂的大公雞。 「我不做寡婦。」 「你們若還想要陳家這門姻親。」 「就把周家六爺賠給我。」"

和發小表白失敗後

和發小表白失敗後

和發小表白失敗後,我隻是和朋友出門吃了個飯。結果在回 去的路上就被發小堵在了走廊。「蘇安寐,我後悔了。」看 著陸憲一副因為失去一切後而絕望後悔的表情。

我們全家都是主角

我們全家都是主角

"我是真假千金文裡的主角真千金,可當我回到蘇家後,卻發現蘇家人人都是主角。 我媽是嬌妻文學的主角,吃飯要用寶寶碗,打針要用寶寶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