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書名:朕駕崩以後 字數:4525 更新時間:2025-03-31 16:16:03

朕駕崩了。


在勤勤懇懇工作三十年後,力竭而亡。


但好像又沒完全嗝屁……


當天晚上,朕就在太子身體裡醒了過來!


意識到換了個殼子後,朕一直處於恍恍惚惚的狀態。


對於突然成了自己兒子這種事,朕還不太能夠接受。


直到皇後狠狠掐了一把朕的大腿時,朕才反應過來,哦,特麼的,朕得給自己哭靈了。


1


朕頭回發現朕那一向嬌弱可人的皇後竟有如此神力。


一掐一擰,行雲流水,動作幹脆,力道狠辣。


朕的眼淚瞬間就湧了出來。


見狀,她松了口氣,「澈兒,別愣著,快上前……」


她邊說邊暗暗使勁,將朕往前推。


朕沒留神,一個大馬趴摔在了地上。


皇後當場就愣住了。


旁邊的大臣們也愣住了。

Advertisement


朕不禁在心中感嘆,同床共枕二十多年,朕從前竟一點兒都未曾發現端倪。


皇後實乃,深藏不露也。


眼瞅著局面越來越尷尬,朕默默嘆口氣,就勢嚎了起來,「父皇,兒臣不孝……」


往前重重一叩,化撲為跪,一步一挪,膝行至棺椁前。


氣氛重新和諧了起來。


果然,這個家要是沒朕的話都得散。


朕甚至能聽到眾人都松了一口氣,開始哭嚎和勸慰,當然其中聲音最大的是誇贊當今太子實乃大孝,從四面八方有意無意地傳入朕的耳中。


給皇帝哭靈,是個技術活。


不能不傷心,也不能太傷心。


若是哭得不傷心不到位,那些史官定要罵你急於繼位,不忠不孝;但若是哭得太過,他們又嫌你懦弱重情,不堪大用。


朕對此,感觸良多,經驗豐富。


朕的曾祖父駕崩時,皇祖父就是太過悲痛,哭得止不住,被多事的史官們詬病好長一段時間,以至於後來實行政令時,總有人覺得皇帝心軟,企圖鑽空子。


後來,等皇祖父仙去時,先皇吸取教訓,努力收斂情緒,表現得大方得體,條理分明,他們又說先皇冷漠,於孝道有損。


朕從小耳濡目染,早早摸索出了一套應對之法。


彼時先皇駕崩,朕在痛哭之餘一邊細數與先皇的點滴情誼,一邊默背先皇的教導與叮囑,盡顯拳拳孝子心、昭昭帝王意。


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哭得旁邊的老臣們一個勁兒地磕頭表忠心。


這大約是作為新帝的第一項考驗吧。


但說實話,朕此刻有些哭不出來。


饒是朕在皇位上摸爬滾打了三十餘年,各種情緒早已拿捏得爐火純青,但對著自個兒的靈位是怎麼看怎麼別扭。


大腿上的疼勁褪去後,眼淚就幹了,可現在才剛剛開始,火候明顯不夠。


於是,隻好抬袖遮住臉,開始幹嚎。


皇後最先發現了不對勁,她扯扯朕的袖子,隨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抬手抹了抹朕的臉。


辣!


竄!


朕的眼睛!朕的鼻子!朕的天靈蓋!


太他媽上頭了!


朕瞬間就涕淚四流。


皇後滿意地點點頭,看樣子要是不夠她怕是會立馬再來一下子。


朕眼淚汪汪地看著她。


皇後,朕從來不曉得你竟這般的蕙!質!蘭!心!


2


朕駕崩了。


哭得最傷心的是朕的相國。


崔相國撲在靈位前,哭得幾欲昏闕。


「我王命苦……我王命苦啊……」


有人勸他慎言,莫要胡言亂語,先皇子孫滿堂,壽終正寢。


崔衍氣得眼睛都紅了,一把推開那人,「你見過四十多歲就壽終正寢的?」


是啊,朕今年才四十五歲。


朕本以為還有大把時間的。


眼見崔衍越來越激動,朕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老家伙心髒不好,萬一激動過頭,同朕一起去了可怎麼辦。


朕手掌落下的瞬間,崔衍渾身一僵,眼中爆發出狂喜,有些不可置信地轉過頭。


待看清來人後,崔衍眼中的光彩瞬間黯了下去。


「原是……太子殿下。」


崔衍垂頭行禮,身子漸漸矮了下去。


朕眨眨眼,有些感動。


隨後重新拍了拍他的肩膀,「相國多保重,父皇臨去前多番叮囑本宮,說相國心髒不好,萬不可過於悲痛,咱大夏往後還要指著您呢。」


崔衍聞言,哭得更厲害了,朝朕的靈位重重叩首。


朕的大將軍也在哭,但顯然沒崔衍哭得那麼情真意切。


他邊哭邊偷偷扒拉靈位前的貢品。


朕嗅了嗅,嗯,是御膳房的賈御廚做的雲片糕,甜而不膩,軟糯可口,朕最喜歡。


就著旁邊幕簾的遮擋,朕悄悄蹲在了大將軍身側,然後在他眼皮子底下拿了塊雲片糕塞嘴裡。


沒錯,是這個味。


朕先前久病,御醫不讓吃,說有損脾胃,於病情不利。


朕饞這口好久了。


大將軍一臉驚愕地看著朕一片接一片地從供桌上往下拿糕點。


「呃……殿下……殿下真是好胃口……」


朕邊塞邊擺手,「就是饞了。」


「小舅舅也喜歡雲片糕?」


沒錯,這正是皇後的弟弟,朕的嫡親小舅子,大將軍周恪。


周恪見狀,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臣是餓了。」


朕點點頭表示理解,這小子塊頭大,餓得快,且天天帶兵操練,是個力氣活。


朕幹脆將整盤雲片糕拿了下來,又端了盤棗泥糕。


「吃。」


周恪有些受寵若驚,「這……這不太好吧。」


朕蹲得腳麻了,幹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吃吧,本宮剛剛問過父皇了,他不會怪罪的。」


朕坐在地上,一邊嚼著糕,一邊仰頭看著自己的靈位。


特麼的,這算是個什麼事。


強制上線,繼續為大夏賣命?


3


國不可一日無君。


儀式結束後,朕又重新當上了皇帝。


早朝時,朕坐在上頭昏昏欲睡,聽著底下百官們為朕的谥號吵得熱火朝天。


朕大約是第一個能聽到自己谥號的皇帝吧。


思及此,朕頗感幾分安慰。


底下大概分為三派。


以崔相國為首,覺著朕功蓋千秋的。


以李太尉為首,覺得朕平庸無奇的。


以及以周將軍為主,發愣打哈欠的。


眾人吵來吵去,也沒吵出個什麼名堂。


崔相國說朕是千古明君,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


李太尉說朕在位期間並無甚豐功偉績,且早年貪功冒進,尤與衛國平橋渡一役,折損我大夏二十萬兵力,愧對國民,算不得明主。


朕聽到平橋渡時愣了許久。


那真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下意識去摸左臂上的疤,待觸及到手下光滑年輕的肌膚時,朕才反應過來,哦,朕換了個殼子。


朕十四歲繼位,正是少年意氣風發的年紀,一心想著建功立業、開疆拓土。


繼位第二年,衛國屢次犯我邊疆,朕一怒之下御駕親徵,揮師南下,誓要踏平衛國都城。


朕與衛國來來往往僵持了一年半後,在平橋渡慘勝。


衛國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朕的二十萬大軍所剩不足兩萬。


衛國被打蔫了,老實了好多年。


但大夏也沒好到哪裡去,休養了十幾年才算勉強恢復元氣。


從那以後,朕就再沒打過仗了。


崔相國還想爭辯,朕擺擺手。


「今日就到這裡吧,改日再議。」


4


後來又吵了幾天,終是定了下來。


大夏第六世皇帝宗釋,為政三十載,政通人和,百姓安居,谥號昭惠帝。


平平無奇,不好不壞。


相國本來還想再為朕爭取,被朕攔下了。


「朕昨日夢到先皇了,他說他很滿意這個谥號。」


不過是個谥號,不值得浪費功夫。


提到先皇,崔衍立刻眼淚花花,「陛下,先皇苦啊。」


又來了。


他近來總是如此反復念叨。


朕望望天,沒覺得這輩子過得有多苦,頂多就是英年早逝了點。


這崔老頭莫不是歲數大了,怎麼越發矯情,從前懟朕的那股潑辣勁哪兒去了?


「先皇說他不苦。」


見他還在抹眼淚,朕皺皺眉。


「若長此以往,相國大人怕是無暇理會國事了?」


察覺到朕的語氣變化,崔衍總算是振作了些。


「老臣失態,請陛下見諒,臣定不負先皇所託。」


看著崔衍略顯蹣跚的身影,朕猶豫了一下,還是心軟了,決定再多給他幾天假。


嗯,三天,不能再多了。


老家伙,千萬挺住。


大夏此時正是需要你的時候。


5


崔衍算是看著朕長大的。


朕還未繼位時,他便是大夏的相國,亦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相國。


年少成名,驚才絕豔,一路輔佐先皇建功立業。


先皇臨終前,親自把朕交到他手裡。


朕決定發兵攻打衛國的時候,他極力反對,但朕那時聽不進去,執意南下。


打到一半的時候,朕其實就已經後悔了。


那時崔衍反倒堅持,「事已至此,不破不立。」


平橋渡一戰,國力損耗過半。


朕當時一蹶不振,崔相上下操勞,主持大局,還要抽出時間開解朕。


一點點教朕如何做好一個皇帝。


朕眼中的他,從不會像如今這樣脆弱矯情。


所以,朕病逝的時候,一點都不擔心。


有崔相在,他定會幫朕守好大夏,守好太子。


可他如今這般,於國不利啊。


皇位更迭的敏感時機,最易動蕩。


群狼環飼,怎能掉以輕心?


6


朕以前煩躁的時候最喜歡去後宮逛逛。


可現下,朕一點都不想進後宮。


稱呼是小事,朕能屈能伸,不就是管自己的媳婦叫母後,朕能忍。


權當替兒子盡孝。


但朕發現,朕似乎從未真正了解過朕的皇後。


皇後本名周媃,是已故周太傅家的掌上明珠,最是溫婉賢淑、嫻靜敦良。


可朕溫婉賢淑的媃兒如今最大的愛好是舞刀弄劍。


她還喊了周恪來同她陪練。


一進鳳儀宮就能聽到這姐弟倆幹架的聲音。


煩死了。


皇後打得酣暢淋漓,「裝了這麼多年名門淑女,憋死我了,終於能痛痛快快打一架了,爽!」


朕十分懷疑,當初若是將周太傅送到戰場上,他是不是也能掙個軍功回來?


皇後不僅釋放了武鬥的天性,連吃飯的口味都變了。


以往清淡的菜式都換成了重油重辣。


她夾了一大塊水煮肉片塞到嘴裡,「太感動了!終於不用遷就著先皇吃那些沒滋沒味的菜了。」


朕瞬間心塞。


她還好心地給朕也夾了一塊,「澈兒也嘗嘗。」


朕嘗了一口,辣勁立即竄到天靈蓋,跟那天在靈位前,皇後往朕臉上那一抹的感覺一模一樣。


7


其實不止是皇後,朕發現很多人都變了。


比如李太尉,他從前可沒現在這般咄咄逼人。


近幾次朝會,他總是有意無意擠兌崔衍,似有逼其退位的意思。


他瞧上了相國的位置?


還有馮尚書、吳尚書、季司馬……


朕記得從前他們的關系似乎沒有這麼親密。


就連一向單純耿直的大將軍周恪也變得機靈起來,學會了在朝堂的各方勢力中巧妙周旋。


實在是令人驚訝。


朕餘下的幾個兒子中似乎也有那麼兩個拎不清的,動了不該有的歪心思。


這個麼亂糟糟的時候,衛國來了使臣。


明面說是賀我大夏新王登基,但事實上誰都知道他們打的什麼歪心思。


無非是來打探一下,若有可乘之機,便趁亂挑撥一番。


朕那個蠢蛋小兒子便中計了。


衛國使臣前腳把一箱東珠並百匹絲綢送到他的安王府,朕後腳就收到消息了。


這蠢蛋還美滋滋在朕面前替衛使說好話。


朕深吸一口氣,努力忍住當場給他個大嘴巴子的衝動。


沒見識的蠢貨,這麼點東西就給收買了!


不過也不能全怪他,大夏絕大部分國土都處於苦寒之地,民風彪悍,物器粗糙,遠不如南邊的精巧細致,是以,南方的絲綢織品在大夏算是個稀罕物件。


朕將這蠢蛋小子好好敲打了一番,可這蠢崽左耳進右耳出,就知道眨著大眼睛迷茫地看著朕,「皇兄,我怎麼感覺你一下子就變得跟父皇一樣嘮叨了?」


朕看著他這幅不成器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抬腳就踹了過去,「滾回去好好想想!」


他捂著屁股往外跑,「真的真的!連這個力度都跟父皇一模一樣!」


8


衛國使臣還給朕送來了兩位美人。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長得好看,說話好聽,能寫會畫還唱跳俱佳。


他們問朕可還入眼。


朕點點頭,衝美人們笑得十分慈祥,如此才情,我兒有福。


遂大手一揮收入後宮。


美人進宮後,衛使又尋了各種理由盡可能多停留一段時日。


聽說這期間,他們明裡暗裡想與宮裡的兩位美人遞消息,但都未果。


呵,想什麼呢。


入了我大夏的皇宮,便是我大夏的人。


至於那幾個不安分的朝臣,朕砍了一批,罷免了一批,再加上崔衍在中的調停權衡,漸漸都安分了下來,各司其職。


衛使見無甚可施展的地方,便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了。


9


收拾完這一大攤子麻煩事,朕終於闲了下來。


總算是順利替太子坐穩了皇位。


其實本也沒什麼好憂慮的,朕早就給這小子安排好了,繼位詔書,輔政大臣,兵權國庫,朕都給他理得清清楚楚啦。


就算沒有朕,他應當也都應付得來,畢竟是朕手把手教出來的。


誰知道臨到頭來,朕居然沒能摞得了挑子。


朕十四歲繼位,在位三十年,雖稱不上什麼明君英主,倒也算的上勤勉。


可到了四十五歲這年,突然就感覺精氣不大夠用了,以往熬個半宿批折子,倒頭睡一覺便緩過來了,而今卻總覺得乏,怎麼都歇不過來。


朕一開始沒當回事,誰知卻越來越嚴重,最後連床都下不了了。


太醫說,朕這是損耗太過,髒器衰竭。


他們給朕尋了最好的丹藥來,作用卻微乎其微。

熱門推薦

一顆暗戀糖

一顆暗戀糖

"蘇禾一中流傳著一句話—— 文有林月栀,理有裴之。 我和裴之自入學以來分別霸佔著文理第一的位子。 裴之長得好,成績好,性格好。 但是出了名的高嶺之花,愛慕者眾多,卻從未接受過任何女生的示好。 而我林月栀也是清高,不喜與人交談。 我和裴之在一個班的時候就鮮少有交流,更別提文理分科之後。 沒人知道我喜歡裴之。 我也沒想過,這段埋在心底的暗戀會在多年後重見天日。"

娘娘她有個反派兒子

娘娘她有個反派兒子

我成了惡毒反派的後母。宮裡人都說小皇子孤僻陰暗,為皇上所不喜

穿書後,和閨蜜一起死遁

穿書後,和閨蜜一起死遁

我和閨蜜一起穿書了。她成了腹黑太子的替身,而我成了瘋批偏執反

350塊的房租,害死我們一家人

350塊的房租,害死我們一家人

"我在城中村當房東 15 年。 房租一直是單房 350,一房一廳 600。"

萬人嫌她死遁了

萬人嫌她死遁了

結親當天,我的道侶拋下我去找傷心離開的小師妹。我忽然 覺醒,發現自己是團寵文中主角的對照組。

若是來時不逢春

若是來時不逢春

"被送入將軍府為妾三年,我仍是完璧。 父親急了,特意花大價錢尋了小倌來教我爭寵。 見面那日,我看著小倌欲言又止。 見他一臉疑惑,我指了指自己那張勾魂攝魄的臉: 「聽聞將軍在戰場上損了相貌,最厭美人絕色。」 又指了指他如松如竹的清雋身姿: 「如今不近女色,隻鍾愛你這樣的俊俏郎君。」 小倌臉一黑:「假的。」 我狐疑:「你又不是將軍,你怎知這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