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千裡

首页 | 分類:古裝言情 | 字數:2696

第11章

書名:月明千裡 字數:2696 更新時間:2024-11-08 10:51:31

  “果然長高了。”


  以前隻到他胸甲雕刻虎頭的高度,現在快到他肩膀了。


  瑤英立刻轉嗔為喜。


  魏郡李家是武將世家,兒郎挺拔健壯,女郎高挑豐碩。


  哥哥李仲虔身長八尺,李玄貞也身姿矯健。她從竄個頭的時候就盼著自己能再長高點,每次李仲虔出徵回來就拉著他量量自己到他哪兒了。


  瑤英伸手比了比自己頭頂到李仲虔胸甲的地方,滿意地勾唇輕笑,踮起腳繼續往上比:“我還能再長點。”


  李仲虔一臉戲謔,伸出兩根手指在她眼前晃了晃,按著她的肩膀往下壓,讓她老實站好。


  “想長高點就乖乖聽御醫的話,按時吃藥,不許沾酒。”


  瑤英豪氣地擺擺手:“不沾就不沾。”


  她知道李仲虔是為自己好。


  李仲虔含笑目送她進去,轉身出宮。


  已到宵禁時候,萬家燈火,夜色朦朧,如銀月光灑滿寂靜的長街,高低錯落的恢弘殿頂宮牆之上一片無垠夜空。


  繁星閃爍,似嵌有萬點銀鱗。


  長史早已等在宮門外,聽見蒼涼的更聲中驟然傳來急促的蹄聲馬嘶,驅馬迎上前。


  李仲虔肩披白袍,單騎飛馳而出。


  長史跟上他,匯報了幾件要事,道:“大王,徐彪方才求見,老奴打發了他。”

Advertisement


  夜色裡,李仲虔輪廓鮮明的臉孔有如刀削斧鑿:“他見我做什麼?”


  瑤英已經和他說了白天的事。


  長史道:“他來負荊請罪。”


  李仲虔冷笑了一聲:“請什麼罪?”


  長史答:“徐彪說,他知法犯法,搶掠良家子,這是其一,其二,他讓公主受驚了。”


  七公主見不得血。


  李仲虔嘴角輕扯:“他斷了兩指,可有怨憤之語?”


  長史笑答:“沒有,徐彪酒醒了之後,不僅沒有怨言,還大笑數聲,說七公主不愧是您的同胞妹妹,他心服口服。徐彪曾立過軍令狀,若非公主留情,他斷的不是手指,而是項上人頭,他雖是個粗人,倒也還懂得些分寸。”


  李仲虔淡淡地唔一聲,道:“算他識相。”


  長史明白,徐彪的命保住了。


  假如徐彪斷了兩指之後抱怨公主,李仲虔絕不會留下這個禍害。


  幾名親兵提著燈遠遠綴在後面,黑黢黢的坊牆深處傳出隱約的歌舞歡笑聲。


  長史接著說:“大王,那些被搶掠的女子已經被送回家中,公主還下令徹查王府和軍中可有將官違反禁令,騷擾百姓……”


  他停了下來,欲言又止。


  李仲虔不耐煩地道:“有話就說。”


  長史嘆口氣,語重心長地道:“大王,您帳下諸如徐彪、呂恆、孫子儀等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草莽之輩,桀骜不馴,粗野蠻橫,經常公然違反禁令,有礙您的名聲,您何不趁此機會整頓軍紀?借徐彪之事震懾他們,讓他們收斂一二?”


  這些話長史早就想說了。


  ……


  謝家世代經略荊南,四世三公,閥閱巨室。族中人才輩出,子弟皆為芝蘭玉樹,入則為相,出則為將,文武皆精。


  到了前朝,藩鎮割據,群雄並起,天下四分五裂,長安幾易其手,關中平原生靈塗炭。


  為了將兇狠殘暴的異族驅逐出中原,中原幾大勢力結成短暫的同盟。


  荊南當時無虞,但謝家太爺為顧念大局,毅然率領族中子弟北上抗敵。


  那時族中老、壯、青年三代全都義無反顧地上了戰場,連垂髫少年也不例外。


  謝家子弟,祖祖輩輩都是如此。


  他們文武皆重,從小一邊學詩書,一邊練武藝,十一二歲便隨父兄徵戰沙場,保家衛國,前赴後繼。


  謝家的名望不靠玩弄權術,而是由那一代代、一個個奮戰沙場、馬革裹屍的謝家子弟掙來的!


  太平之時,謝家退居荊南,守護百姓。


  若逢亂世,謝家兒郎奔赴戰場,絕無二話。


  大好河山,寸土不讓!


  謝老太爺那一去,帶走了謝家所有傑出子弟和精銳軍隊,隻留下家將留守荊南。


  十萬人。


  從老太爺、大將軍、大公子,到十一歲的謝十八郎君,從飽經風雨磨礪的老兵,到剛剛入伍的小卒。


  一去不回。


  十萬英魂,埋骨他鄉。


  那一場慘烈的決戰保住了長安,讓朱氏得以佔據關中地勢最險要的幾州。


  之後朱氏稱帝,關中太平,但是其他各地勢力早已自立為王,局勢動蕩。


  等朱氏末帝即位,天下大亂。


  亂世之中,凋零的謝家失去軍隊支持,滿門寡婦無依無靠,勢力縮小到一縣之地。


  到了謝無量這一代,嫡支隻剩下他和妹妹謝滿願兄妹二人相依為命。


  謝無量想效仿祖輩馳騁疆場,收復河山,然而他自小體弱多病,拉不得弓,騎不了馬。


  謝滿願呢,又是個女郎。


  謝無量另闢蹊徑,大力經營謝家產業,靠著荊南發達暢通的水系和各大勢力開展商貿,很快助謝家積累起富可敵國的財富,還在亂世之中囤積了大量糧食。


  這時候,魏郡那個三十戰克二十一城的李將軍走入了謝無量的視野。


  謝家有錢,有名望,有糧,缺將,缺兵。


  李家有將,有兵,缺糧,缺錢,缺名望。


  李謝兩家聯姻,李仲虔出生。


  謝無量知道妹妹謝滿願單純天真,把外甥李仲虔接到身邊親自教養。


  小時候的李仲虔,聰慧機靈,禮儀周到,小小年紀就風採不凡,文能出口成章,武能扛起百斤金錘。


  李氏族人哪一個不誇李仲虔的?


  正因為李仲虔天資穎異,深得李氏長輩喜愛,才會有世子之爭。


  當時連李德也無法在李玄貞和李仲虔之間做出抉擇,隻能拖延冊立世子。


  後來唐氏死去,李德冊立李玄貞為世子。


  謝無量深謀遠慮,立即收走李仲虔的那對金錘,不許他再習武,要他一心一意攻讀詩書,以後當一個忠於君王、愛護百姓的賢吏。


  “虎奴,千萬記住舅舅的話,你命中帶兇,戾氣過重,若一心研讀詩書,或許能平安到老,一旦從武,隻怕活不過三十歲。”


  “虎奴,你記住了,不得從武!”


  李仲虔立下重誓。


  三年後,謝家滅門。


  李仲虔遵照謝無量的遺願,繼續苦心研讀書卷。


  直到李瑤英五歲那年,他不得不違背在舅舅面前立下的誓言,棄文從武。


  哪怕他知道代價是活不過三十歲。


  ……


  長史看著李仲虔長大。


  他看著李德冊立李玄貞為世子,六歲的二公子一笑而過,埋頭鑽研詩書。


  看著謝家滿門壯烈後,九歲的二公子擦幹眼淚,回到李家,親自照顧雙腿不能行走的幼妹李瑤英。


  又看著十一歲的二公子雙眼血紅,咬牙砸開重鎖,血肉模糊的雙手抓起那對注定會給他帶來不幸的金錘。


  世人都道李仲虔殺人如麻,放浪形骸。


  他被世家輕視,被百姓厭惡,被同伍鄙夷,被太子部下譏笑。


  投效他的軍漢都是太子看不上的三教九流。


  像杜思南那樣出身寒微的謀士都敢公開言稱:李家二郎,蠢材也,吾不屑與之為伍。


  長史恨得心口抽痛。


  他們哪裡懂得,二皇子幼時多了那麼多的書,由才學舉世無雙的謝無量親自教養,怎麼可能是個什麼都不懂的粗野之人?


  二皇子為什麼不願意整頓軍務?


  為什麼沉溺酒色?


  為什麼完全不顧名聲?


  夜風清涼,漫天繁星。


  高大駿馬徐行於淡淡的月華之中,李仲虔垂眸,漫不經心地拍拍坐騎,沒有說話。


  長史沉痛地道:“大王,謝家雖然斷了血脈,但風骨猶存,您師承謝家,不能墮了謝家之名啊!”


  李仲虔猛地回頭。


  眼神鋒利如刀。


  “別在我面前提謝家!”


  長史嚇得一哆嗦。


  “胡伯以為,我該怎麼做?”


  李仲虔狹長的鳳眼裡盡是暴戾之意,說話的聲音卻很平靜。


  “我是不是該和太子那樣,整頓軍務,招攬能人異士,尋訪名士賢者,禮賢下士,善待部眾,籠絡人心,當一個世人交口稱贊的賢王?”


  長史心裡贊同,但不敢出聲。


  李仲虔一笑:“胡伯,你別忘了,我差一點就成了世子。”


  長史愣住。

熱門推薦

渡行舟

渡行舟

系統讓我救贖反派,但我是個社恐。 好在我靈機一動,找系統兌換了一條隱身披風。 於是—— 六歲時,反派在破廟裡餓肚子,一隻大餅懸浮著飛到他跟前。 反派:「?」 十六歲時,反派在戰場險些丟命,敵人卻莫名倒下了。 反派:「??」 後來。 落魄少年功成名就,我正準備離開,卻不想,要走的那晚,他落了水,我沒忍住,撲下去救他,卻被他抓住了手腕。 少年的眼睛漆黑明亮,一字一句,虔誠又熾熱:「我終於見到你了,我的神明。」

攻略男主失敗後,我悟了

攻略男主失敗後,我悟了

"攻­略­男主第九­次­­失敗,我決定放棄。 嘴­唇­意外擦過­他­­的臉頰。 【好感度+10】 不­小­心­跌坐在­他­­腿上。 【好感度+20】 我:? 誰­說­男­主都喜­歡­­清純無辜小白花? 好你個宋聞璟,原­來­你­喜歡騷­的­­! 那你早說啊!"

空的年終紅包

空的年終紅包

"公司年會,老板娘給所有員工發了個空的年終紅包。 「公司正值艱難時期,沒有辦法給各位發年終獎,請各位自行取一萬塊錢現金放在紅包裡並發朋友圈宣傳公司。」 「隨後,請各位將紅包連同現金一起交給公司,這筆錢作為公司培養你們的辛苦費,希望大家和公司一起共渡難關!」 面對如此奇葩要求,我據理力爭。 可老板娘卻以我違反公司規章為由將我開除,拒絕發放我的一百萬提成並辱罵我。 「你以為你是個人物了?是不是覺得沒了你地球都不會轉了?養不熟的狗一條!」 "

甜心招惹

甜心招惹

"看骨科小說發朋友圈感慨忘了屏蔽我哥。 我:【我哥在居居上紋了我的名字,他說每次自我歡愉都象是在和我共赴極樂。】"

重生後,媽媽替我報仇

重生後,媽媽替我報仇

"媽媽是團寵文女主,可她為了救我喪身火海。 得救後,我成了爸爸和哥哥眼中的罪人。 哥哥找人廢了我彈鋼琴的手,爸爸的一句話讓名校畢業的我再也找不到好的工作。 他們恨我,卻把愛都給了領養來的女兒。 直到我死,他們還在逼我給養女捐腎。 可他們不知道,我死後見到媽媽了。 媽媽溫柔地抱住我:「別聽那三個賤人的,媽媽永遠愛你。 「媽媽帶你回去。」 下一秒,蠟燭的火苗點燃了窗簾,火勢以極快的速度蔓延。 再睜眼我回到了七歲那年,火災發生之前。"

青玉案

青玉案

張家來國公府下聘的那一日,我還是窩在自己的小院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