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一共三百份考卷,十個閱卷官圍坐一圈,輪流傳閱一圈算是結束,此又稱之為轉桌。
因為沒找到能看的文章,甚至連評卷過程都省略了,直到看到一份文章。
見首閱的官員放慢動作,認真看了起來,其他人都不禁翹首以盼。
又在心裡猜測這是誰的文章,難道是那個人的?
首閱的官員正巧是彭越,看完後,他拿起筆在卷角一處畫了個‘○’,見畫的是‘○’,他下首官員已經迫不及待了。
接過來,文章一入目,便不禁入神。
看完之後,心中除了感嘆外,倒也猜到是誰的文章了。
可他也說不出彭越徇私什麼的,因為這文章確實寫得好,鞭闢入裡,入木三分,他若是給了其他評語才是徇私,於是他也給了‘○’。
這連著兩個‘○’,讓第三位閱卷官不禁期待。
看完,他也給了個‘○’。
就這麼一個個傳遞下來,倒有人想給個別的評價,但這麼多‘○’在上,他若是給了較差評價,定然少不得磨勘一番,是時落個‘各存成見,有上下其手之弊’,若查實還要被處置,隻能跟著給‘○’。
於是一份考卷上,出現了十個‘○’,也算是破天荒頭一遭了。
如此一來,狀元落誰頭上,還用說?
花了兩日時間,把所有考卷都閱完後,準備拿給陛下過目時,有官員遲疑道:“這麼報上去,不會有什麼事吧?”
“能有什麼事?我等不過秉公處理,題是陛下出的,優劣他自然深諳在心。”
“說得倒也是。”
Advertisement
新科貢士的考卷很快就被送到正武帝手上,本來應該隻送‘○’最多的頭十分,讓皇帝評出前三甲及剩餘名次,大抵是為了避嫌,這次把所有考卷都送來了。
正武帝先從那堆多的中,抽了幾份看了看,扔在一旁,又去看單放的那十份。
十份中,其實有大半都沒切入實際,但由於做文章的功底好,寫得不會讓人看不進去,因此得選用來湊數。
看到最後一份時,看完後正武帝笑了笑,讓曹仁拿來朱筆,在那份考卷的第一折上寫下幾個字——
第一甲第一名。
第86章
豔陽高照,萬裡無雲。
一眾新科進士魚貫進入皇宮之中。
與之前殿試不同,這一次朝廷的陣勢格外大。
文武百官齊聚,根據官位的不同,分別列隊立於太和殿前的廣場上,以及宮殿臺基與丹陛兩側。
金甲侍衛肅立,各色龍旗招展,太樂署設中和韶樂於廣場兩側,一切的一切無不顯示著皇權的威嚴。
丹陛之上,一名穿著朱紅色官袍的官員從太和殿中捧出皇榜,將其放置在丹陛前的黃案上。
隨著鼓樂聲起,一名鴻胪寺官員步上前來,按規宣制:“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壬戌年四月二十八,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三百新晉進士恭立於廣場之上,靜靜地聽著。
“壬戌年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衛傅。”
太和殿所處位置本就高,光漢白玉築成的臺基便有三層,鴻胪寺官員站在丹陛之上的臺基上,聲音要想傳下來,隻能靠一個個人來接力。
於是便發生了這樣的奇景。
“壬戌年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衛傅——”
“……第一甲第一名,衛傅——”
“壬戌年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衛傅——”
“……衛傅——”
靠著一個個早就備好的禮官接力,聲音從上而下傳了下來,期間毫無停頓,匯集成一股巨大的洪流響徹整個天際。
似乎整個皇宮都在訴說衛傅的名字。
按制,頭甲第一名是要唱名三次的,榜眼與探花依次遞減。
衛傅依著唱名走出列隊,來到正中御道上。
耳旁是震耳欲聾自己的名字,身後是各種欽羨的目光,連廣場兩側與丹陛之上的百官都不禁投來目光。
這是一個讀書人最光耀的時刻。
不管之前你是什麼身份什麼地位,在此時此刻,萬眾矚目之下,皇權以禮相待,都該驕傲且自豪。
這就是科舉的魅力,也是其能傳承一千多年的意義,有教無類,學而優則仕,不拘身份貴賤,一旦得中,便能至此揚眉。
尤其此時御道之上的這位新晉狀元,身份還不一般。
誰能想象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從太子到廢太子,再到金榜題名的狀元郎。
聽著似乎荒誕,但確實發生了。
誰能做得到?
你能做得到?
不能!
百官都在心中自問自答,同時一種壓抑不住的欽佩油然而生。
難道他還真要入朝為官?
陛下,你到底在想什麼?
御道之上,衛傅挺直脊梁緩緩往上走去,同時在心中默念:“母後,你可聽見?看見?”
太和殿左翼門外,皇後鳳輦停在此處。
輦中,皇後捂嘴無聲痛哭。
她腦中浮現出一副畫面——
“……母後,太傅誇我有狀元之才。若我不是太子,定是六元及第、聞名天下的狀元郎,是時金榜題名,金殿傳胪,跨馬遊街……”
“你瞎胡說什麼呢,你不是太子,誰是太子?”嘴上說著斥責的話,女人臉上卻帶著與有榮焉的笑。
“說不定有一日我不是太子了呢?那我就去考狀元……”
“傻孩子,快別胡說了……”
……
母後,你可聽見?看見?
母後聽見了,也看見了。
.
每次放榜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不過這次可沒人抱怨,都知道當日殿試時是什麼狀況。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外人隻知曉中了進士,這是天大的好事,這些新晉進士當著別人還能做得一副高深莫測樣,等碰到同科時,都是無比慚愧與汗顏。
等這一科程文出來後,都是競相爭看。
不過這一次就隻有頭名的程文放出來了,其他的人卻無。
互相了解了一下,都知道彼此寫得都意不達題,朝廷不放出來也是給他們留了顏面。
再看看狀元郎的文章,寫得確實好,有理有據,深入淺出,竟是如此偏門的策題都能寫成這樣,狀元郎到底行過多少路,看了多少書?
這些根本是書上面沒有的。
像這一科的榜眼,會試成績不過掛尾,偏偏運氣好,竟是建京下黑龍江出身,策題所說之地就在其祖籍附近,所以得了個榜眼,其他人的文章都是不堪入目。
他們也是看了狀元郎的文章,才知道大燕竟還有那麼極北的地方。
當地族群混雜,北臨羅剎國,西臨數個蒙古汗國,常年處於混亂之中。而且此地生態極其惡劣,不光地處嚴寒,且沼澤密布,朝廷建設驛站糧道不易,以至於消息遲延,經常會發生鄰國跑來大燕境內劫掠人口之事,百姓苦不堪言。
知恥而後勇。
由於文章的欠缺,竟致使許多新科進士大量翻閱各種書籍資料,競相探討起此地情形來,這倒是讓人始料未及之事。
金殿傳胪、跨馬遊街、赴國子監謁先師孔廟都結束了,但對於這些新科進士,不過是剛開始。
按照規矩,頭甲三名是直接入翰林的。
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他人則還要經過館選,才能入翰林院,未能入翰林院的則直接入吏部銓選,或分派六部,或放到地方。
既然狀元是板上釘釘要當修撰了,看來衛傅要當京官了。
“難道你真要在京城當官?”
福兒至今都不敢相信會是這個結果。
衛傅苦笑:“誰知道呢?看樣子是了。”
朝廷甚至已經給他發下公服,告知他什麼時日去翰林院,還說他若是想回家鄉的話,可以跟翰林院告假。
一般體恤新科進士一入京就是數月,又遠離家鄉多時,是準許他們回家通個信的。
這小官大概不知衛傅身份,特意向新科狀元示好,衛傅也是由此得出自己應該要留京的結論。
“既然要在京裡常住,那咱們是不是該買個房,不然總賃房住也不劃算。”
“要不,就買吧?”
買房的錢,小兩口是有的。
且不提福兒賺的那一千多兩銀子,她自己的本錢便有一千多兩。
還有之前皇後讓迎春把大郎送回來時,福兒把大郎抱進去,才發現大郎除了換了一身嶄新的綢衣綢褲外,娘娘還給包著大郎的披風裡,塞了一袋珠子。
是上等南珠,龍眼大小,一顆不說賣千金,幾百兩是有的,而小袋子裡塞了十幾顆。
還有大郎脖子上戴的金項圈、金鎖,裡外戴了幾層,那金子重的,還有金鎖上嵌的寶石,反正現在大郎有錢得很,不算那袋珠子和之前皇後的給的箱子,比他娘還有錢。
福兒以奶娃子不能戴這麼重的東西,全部給沒收了。
並告訴大郎娘攢著給你以後娶媳婦用。
大郎不能說話,當爹的隻能在一旁看著,於是這些就歸福兒了。
所以說兩人真有錢買房子,即使不動用這些,在京城買個不大的一進院二進院,也就幾百兩銀子不等,還是能買起的。
既然說好了,接下來就是看房子了。
自己買房子和賃房子可不一樣,得看仔細了。
福兒看了幾天都沒看到合適的,這期間衛傅也去翰林院報道了。
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事,上面說衛傅殿試文章寫得好,看得出對黑龍江一帶十分了解,打算派他去愛珲當經略安撫使,經略愛珲西北一帶軍政要務。
愛珲在哪兒?
在墨爾根北面,也就是殿試策題裡說的地方。
似乎也清楚‘非翰林不入內閣’的章程,對方特意與他說,翰林院修撰一位還給他保留著。
從表面上來看,翰林院修撰不過六品,經略安撫使在大燕雖不是常制,但能任一地經略,都是二品以上大員。
這都是資歷啊!
熱門推薦

七零真千金歸位後和高幹相愛了
"我去找對象才得知,他為了不下鄉要和堂妹結婚了。 偏心眼的廠長爸爸護著堂妹給我報名下鄉北大荒。 “你不知羞恥勾引堂妹未婚夫,對得起你死去的烈士大伯大伯母嗎?” 我憤憤不平,明明是爸爸靠著撫養堂妹從工人變成了廠長。 偶然遇見大伯戰友,原來我才是烈士遺孤。 堂妹從小就知道自己被調換,依然對我各種貶低嘲諷。 我拉著堂妹心心念念的人站在她面前。 “你爸給女兒報名下鄉,你不能參加我們的婚禮了吧?”"

有錢人的快樂
「有錢人給我的快樂,你想象不到。」前女友綠了我後還恬不知恥地

讓她降落
去世幾年後,深愛的男友帶著新的女朋 友來祭奠我。我開心地從樹上下來,飄 過去想給他一個熊抱。

人魚嬌夫太難纏
"我撿到一條小人魚。 承諾帶他回大海,卻反手賣給了黑市。 從此,我擺脫了貧民區。 還有了溫柔的愛人。 這本來是我永遠的秘密。 直到某一天,我看到愛人的床邊,落下一枚鱗片。 人魚是最偏執的物種。 對看上的獵物,往往不死不休。 深不見底的暗海。"

穿到16年後管教逆子
"穿到 16 年後,和我商業聯姻的江辭成了京圈大佬。 我們的兒子成了豪門叛逆少爺…… 看著飆完車後抽煙的叛逆少年,我狠狠皺起了眉頭。"

惡毒反派拿錯了劇本
"穿成龍傲天文裡前期霸凌男主的炮灰反派,系統要求我不能崩人設。 我隻能被迫繼續霸凌男主。 沒想到,第一次扇男主臉時反被他舔手:「寶寶,手疼嗎?」 就連家裡本來厭惡我的哥哥看我的眼神都越發奇怪。 我質問系統這是怎麼回事。 系統大言不慚道:【區區兩根,你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