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47歲帝王身上

首页 | 分類:古裝言情 | 字數:3481

第11章

書名:重生在47歲帝王身上 字數:3481 更新時間:2025-02-07 15:41:19

每個出嫁的公主,內務府統一準備 2 萬兩銀子的嫁妝。


女子不易,我還得自掏腰包,給每位公主補貼點私房錢。


十五公主乃唯一嫡公主,嫁妝還得翻倍。


一共 11 位公主,我好不容易攢下的私庫,便給禍禍得差不多。


有時候也忍不住埋怨原主,沒事生那麼多兒女做什麼?


想要富,少生孩子多種樹,確實是有必要的。


25


如果能用錢解決的都好辦。


最怕的是,有些問題,非得舉起我的屠刀,動用雷霆之怒。


被趕到皇陵守陵的老四,仍然賊心不死,聯合武將,和老六、老九、老十、老十四,在我 59 大壽這一日,逼宮造反。


幸而王朝在我的治理下,人才濟濟,各領風騷。


文臣武將,皆臣服於我,君臣齊心。後宮嫔妃也在皇後的帶領下,安分守己。


但皇位實在太過誘人,以至於仍有部分人想通過逼宮手段,妄想對朝堂格局進行重新洗牌,另行搏出榮華富貴。


老四想通過逼宮一舉翻身。


一群被我打壓貶謫的武將世家,以及老四的老丈人,也不甘心就此退出權力中樞,便與老四一拍即合。


這場宮變,血流成河,屍體堆積如山。

Advertisement


我也被叛軍逼得狼狽逃竄,差點引恨被誅。


幸而禁衛軍統領拼死護駕,老八也舍身為我擋刀,方撿回一條命。


但這場宮變,使我失去了不少忠心耿耿能力不錯又讓我用慣了的宮人,文官們倒是沒受多大損失。


更讓我滴血的是,戰鬥力天花板的禁衛軍傷亡過半。


看著滿地的屍體,有的甚至被砍得血肉模糊,活了大半輩子的我,何時經歷過這等慘劇?


我哭成淚人。


一為後怕,二為感動。


群臣皆來安慰我,要我保重龍體。


「護衛皇城,拱衛君王,本就是分內事。今為護駕而死,死得其所,皇上不必傷懷。」


我仍然難過。


五萬禁軍,就足足死了一大半,這麼多條人命啊!


「他們有的不過二十,還是個孩子。有的還未娶妻,有的上有雙親,下有妻兒……」我心疼得說不下去了。


臣子們紛紛勸慰我:「皇上聖明,當知此等英勇之舉,乃國家之瑞氣,社稷之禎祥。彼輩以血肉之軀,築成銅牆鐵壁,護我皇圖鞏固,萬民安樂。其功在社稷,其德在人心。」


「皇上仁愛,念及忠魂,或有傷懷之情。然臣以為,皇上宜化悲痛為力量,以更加勤勉之態,治理國家,安撫百姓,使天下蒼生皆沐皇恩浩蕩,方不負此等忠勇之士之犧牲。」


我在群臣的勸慰下,方止住哭泣,又對滿身是血的禁衛軍統領道:「朕記得,卿之愛子,亦在禁衛軍當職,可安全否?」


禁衛軍統領虎目含淚:「蒙聖上關懷,微臣膝下三子,長子次子,皆已殒沒。」


我身形微晃,眼淚止不住地哗哗往外流。


對方半跪於我面前,正義凜然,語氣鏗鏘。


「為聖上之死,非輕於鴻毛,實重於泰山,死得其所,我兒無憾九泉。請皇上保重龍體,勿為小兒掛念。伏望皇上聖體康泰,龍心大悅,以四海為家,以萬民為子,開創太平盛世,垂範百世。臣等忝列朝班,當效犬馬之勞,以報皇恩於萬一。」


老七帶著皇子們,也跟著跪下來,齊聲高呼:「伏望父皇聖體康泰,龍心大悅,以四海為家,以萬民為子,開創太平盛世,垂範百世。兒臣等願效犬馬之勞。」


文臣武將齊齊下跪。


看著呼啦啦跪了滿地的皇子和臣子們,我眼眶再次湿潤。


今文臣武將,個個雙目含淚,其寬慰之語,皆發自內心。


張仲景這個一身反骨總愛指責我的老家伙,此時也是老淚縱橫,言語懇切。


也就是此時此刻,我才驚覺,吾輩之尊位,並非橫行無忌,逞一時之威風,圖個人之榮耀。


上位者,當肩荷社稷之重,砥礪而進,勤勉不輟,而非恣意橫行於帝王之權柄。


12 年帝王生涯,此刻方讓我徹底領悟:帝王之道,在乎仁德,而非強權所能及。


26


冷靜下來後,下達一系列善後工作。


老八因保護我,被一刀砍在背上。太醫說,就算保住性命,也得落下後遺症。


「全力醫治,務必保住老八。」


其餘受傷的將士、軍人,我讓戶部給事中擬旨,召集京城所有大夫。


「將士負傷,哀鴻遍野,朕心甚憂。太醫院之人力,雖精且專,然數量有限,難以獨支大局。故朕意決,詔令全京之骨傷名醫,盡棄私務,共赴國難,全力救治我英勇將士。」


「彼等將士,奮勇殺敵,以身許國,今受重創,實乃國家之痛。望諸醫士,以仁心仁術,細心診治,務求其傷愈無痕,勿使英雄留殘。朕知此任艱巨,然醫者父母心,當以救死扶傷為己任,勿辭勞苦。」


「至於醫藥費用,一切開支,皆由戶部承擔。朕誓以國帑之豐,保障將士之需,不使一人因傷而困,不使一家因醫而貧。」


「望諸醫士聞詔速行,共襄盛舉。朕深信,在諸君之共同努力下,我英勇將士定能早日康復,再振雄風,共御外侮,保我河山無恙。此詔即日下達,諸君勉力行之!」


老七和老十二負責收拾殘局,禁衛軍、錦衣衛、各司衙門、內務諸司也沒闲著,全被派出去清理善後。


我則在養心殿大開殺戒。


此時的我有多難過,面對謀反之人就有多恨。


我甚至都懶得與主謀打嘴仗,直接把老四和其老丈人凌遲處死。


居中串聯的趙嫔,老四媳婦,及其四個女兒,一律陪葬。


參與謀反的老六,老九和老十,也被處死,其餘從者,一律絞殺。


其餘參與造反的武將,及世家大族,也一律抄家處斬。


此次死於護駕的將士,高達一萬五千人,受波及的宮人,也高達三千餘人。


老四的心果然黑透了,專殺手足兄弟。


要不是老七武藝高強,身邊還有兩大高手保護,不然也得步上其他皇子後塵。


原主一共 18 個兒子,年長者當數老五魯王,今年三十有八。年幼者,不過十三歲,死於刀下者,就有八人。


雖然與這些皇子沒多少父子情分,但眼睜睜看著他們慘死屠刀下,依然心如刀絞,覺得對不住當年原主的殷殷期許。


27


身於高位,責任感太強,也非好事。


如果我是個沒心沒肺的人,自然能享受帝王帶來的一切權利風光。


奈何我的責任感不允許我當個隻知縱情享樂不顧民生的帝王。


雖說在我的努力下,吏治清明,百姓生活質量得到提升,但國家大事,紛亂繁雜。


西南出現大地動,傷亡無數。


黃河時不時泛濫。


我雖非守財奴,但見國庫裡的銀子又蹭蹭減少,真心肉痛。


幸而老八手底下有一群經商能人,通過商業運作,為國庫掙下了不少銀子。


不然,把我逼急了,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否穩住道德底線,跑去打劫群臣或周邊少數民族。


開年後,海上倭寇橫行。


邊境也不得安寧,遊牧民族時常騷擾邊境。


我不是好戰分子,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我隻能調兵遣將,東打倭寇,北抗蒙古,西擊百越。


盡管銀子噌噌往外流,但君臣齊心,眾志成城,民間百姓齊聲助戰,將士們補給充足,鬥志高昂,不過三年,打殘倭寇,趕跑蒙古。


基於倭寇畏威而不懷德,強必盜寇,弱必卑伏,我主張就地誅殺,不留活口。


蒙古人和百越倒還頗有些家底,把他們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後,我讓老八前往談判。


這小子深諳扒皮之道,據說,老八在談判桌上,囂張跋扈,锱铢必較,隨從也是人手一個算盤,珠子撥得震天響,寸理必爭,寸土不讓,條件之苛刻,逼得對方幾欲爆起。


經過長達半年的談判,老八帶回了豐厚的戰利品。


光每年上繳的歲貢,都可以養活一支 10 萬人的軍隊了。


老八的「扒皮閻羅」美譽更是傳遍朝野。


相較於老八在銀財上的斤斤計較,老七對於斷案判案,則有一股難以言語形容的狂熱。


其狂熱到,我預封他為儲君時,都給拒絕了。


「父皇春秋鼎盛,英姿勃發,猶勝往昔,真乃天佑我朝,百姓之幸,萬民之福也。故兒臣鬥膽上言,懇請父皇暫緩冊立儲君之事,以全父皇之威名,延我大盛之福祉。」


聽聽,這是人話嗎?


但我還是包容了他的傲語狂言。


有個責任心強的儲君,民之幸矣。


28


閻王給我的 20 年陽壽,看似長,實則彈指即過。


這日早朝,忽然喉嚨發哽,人就倒了下去。


醒來後, 人已經躺在龍床上了,老七等人跪於榻前,眼含擔憂。


我很快就想到,閻王給我的 20 年壽命已到。


自知大限將至, 我也不廢話,冊立老七為儲君。老八,老十一等人,盡心輔佐。


並立下遺囑:「朕崩之後, 皇後尊為太後, 以享天年。其餘妃嫔,皆隨子出宮, 以安晚年。育公主者,特賜公主府第, 然規制不過三進, 勿使侈大,以侵民利。皇子封王者, 若德才不備, 後代當降爵以示懲;若才德兼備, 則當重用, 爵祿平襲。公主若於社稷有功, 則別建府第, 不隸驸馬, 以彰其勳。」


話音剛落,就見到黑白無常立於床前。


我緩了口氣,又道:「朕之後事, 一切從簡, 不可奢靡浪費。」


一個叫盛景泰的古服男子,正在閻羅王面前老淚縱橫地哭訴,說不想當皇帝了。


「含「」本來還想與他抒情幾句,留點兒慈父情懷給他。


奈何腦子犯抽,驟然想到還有夙願未了。


話本子是我唯一的休闲愛好,奈何國事繁重,雜務纏身, 那個話本子看了月餘, 便斷在精彩處,食不下咽, 如鲠在喉。


「朕御案前還有未看完的話本子, 記得燒給朕。」


老七瞠目, 仍然含淚應了,又撲在我身上大哭。


我想安慰幾句, 奈何思緒混亂, 不知該從何說起。


老七身後還跪著幾位內閣重臣, 我也想交代幾句,算是給自己的帝王生涯來個完美結局,使君臣關系得到進一步升華。


手中摸到還有未吃完的米糕, 這才想起, 我就是偷吃這塊米糕被哽的。


「告訴史官,朕朝堂上偷食米糕一事,千萬別載入史冊。」


含悲帶淚的閣臣們突然收聲, 我暗叫一聲「壞菜」,朕的一世英名啊,就這樣毀了。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