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黛西心頭咯噔一跳。
“……並、並非是我不想救你。”黛西咬著唇,慌忙向她解釋,“作為你的姐姐,我可以不計較你想要殺我的心,但作為光明神的信徒,我不能……”
尤莉打量著幹了壞事心虛不安的黛西。
畢竟按照遊戲的設定,女主角黛西是善良光明的絕對正派人物,不該做出這種白蓮婊行徑。
但仔細一想,作為主角的黛西原本就是個方便玩家代入的空殼。
或許是她運氣不好,碰上的這個“黛西”正好是被哪個白蓮婊操控的吧。
“你好像弄錯了什麼。”
尤莉輕聲細語地說出了極其扎心的話。
“我並沒有姐姐,你也無法冠上法裡斯蘭的姓氏,你甚至沒有資格站在那裡,不是嗎?”
黛西臉上頓時血色褪盡。
按照這個時代的法律,作為私生女的她確實沒有冠姓的資格。
即便和尤莉亞擁有同一個父親,但她和尤莉亞的身份有著天壤之別。
一旁的主教這才注意到黛西的存在,私生子的身份是骯髒的,神殿的神職人員對於黛西的存在流露出並不贊同的神情。
恰在此時,神殿的騎士長洛倫伊站了出來。
他擋在黛西身前,遮住對她不善的視線。
“我認為任何一個信徒都有資格見證審判瀆神者的資格,不是嗎?”
Advertisement
洛倫伊在光明神殿的地位僅次於光明教皇,他的話一出,主教團的人員紛紛附和,又將矛頭轉向了尤莉。
尤莉抬頭望著這位還未與她解除婚約的未婚夫。
年輕英俊、前途光明的騎士長看著她的目光陌生冷淡,沒有絲毫情分可言。
那是因為按照劇情,早在黛西身份公開之前,每日來往於神殿的洛倫伊,就已經對黛西這個每日打理神殿花圃的女孩暗自傾心了。
他巴不得早日立刻與尤莉亞解除婚約劃清界限。
但尤莉作為一個見不到明天太陽的人,她不好過別人也別想好過。
“是的,因為最沒有資格站在這裡的人,應該是你才對。”
洛倫伊擰起眉頭,忽然覺得眼前的少女有些陌生。
比起往日一言不合就大發雷霆的帝國公主,此時這個尤莉亞綿裡帶針的模樣陌生得有些違和。
“我為何沒有資格?”洛倫伊手握腰間佩劍,“我是光明神忠實的信徒,是帝國公爵之子,是神殿的騎士長……”
“也是在光明神面前,發誓護衛我生命的,我的未婚夫。”
洛倫伊的聲音戛然而止。
“你對我不忠另有他愛,你任由他人踐踏我的尊嚴,你違背了在神明面前立下的誓言——”
“若我是瀆神者,那你也該在將我送上絞刑架後也自刎謝罪才對吧?”
尤莉歪歪頭,露出了一個“拉一個陪葬不虧拉兩個穩賺”的笑容。
教會眾人面色難看,啞然失聲。
……她說得居然還有點道理?
洛倫伊用震驚的目光打量她許久,不敢相信這是暴躁易怒沒有頭腦的那個帝國公主會說出的話。
可她確實說得沒錯,自己的確憑著光明神的名義,在訂婚之時發誓護衛她的生命。
所以,她不能被當眾處死。
至少不能在他的面前。
在漫長的靜默後,心念百轉的洛倫伊轉身與國王奧斯汀耳語。
國王神色微怔,遲疑許久,發現也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之後才勉強點頭。
得到了國王的許可,洛倫伊轉身看向尤莉道:
“……誰說你會上絞刑架?”
“尤莉亞·法裡斯蘭,鑑於你藐視信仰,褻瀆神明的累累惡行,神殿和帝國共同決定,摘下你的王冠,收回你法裡斯蘭公主的榮耀和領土。”
“你將在明日黎明之前,啟程前往卡塔西斯的黑暗神殿,代替將被獻祭給巨龍的新娘,以挽救光明神的信徒,來贖清你犯下的罪孽——”
……等等!
你們剛剛不是這麼說的!!
不是說好絞刑架斷頭臺嗎!怎麼突然跑去黑暗神殿了!??
她雖然是不想活了……可也不能這麼死吧!
因為尤莉當初在遊戲裡的一百零一種死法,有一半都是拜黑暗神殿裡的這條龍所賜!
在《聖女祈禱》中,人氣最高的角色不是騎士長未婚夫,不是血族始祖,也不是精靈王子,而是隻出現在臺詞和宣傳海報裡的那位光明神。
攻略裡指出,想要打出光明神線,就要在通關所有主線以及支線劇情後,去卡塔西斯找沉睡在黑暗神殿裡的巨龍。
而遊戲論壇裡的所有玩家表示,這位巨龍簡直是史詩級的攻略難度!
惹怒他,你死。
他高興了,你死。
今天天氣不好,你還得死。
巨龍仿佛守護光明神貞潔的戰士,他那龍爪下壓的不是金銀財寶,壓的全都是——
不死心饞光明神身子的青春少女。
第2章
第二日黎明未至,洛倫伊帶著光明騎士團,準時出現在了渡口。
當然,他不是自願來為尤莉娅送行的,這完全是國王奧斯汀私下的請求。
雖然送尤莉娅去獻祭也基本等送她去死,但國王到底還是希望自己呵護了十多年的女兒能走得體面一點。
——至少別還沒跨出國土,就被群情激憤的百姓群毆致死。
聽到身後漸近的腳步聲,料想到應該是尤莉娅來了,擺著一張冷臉的洛倫伊轉身想要說些什麼,然而視線剛一落在身後少女的身上,他原本準備好的話卻忽然的從腦子裡一空。
身著白金禮服的少女沐浴在夜色下,月光為她的無暇美貌鍍上一層聖潔光環。
那身裙裝顯而易見的昂貴奢華,上面用金線繡滿花紋,需要全國最頂級的裁縫耗時半年才能制好。
然而比金子還要奢侈的禮服穿著她身上,似乎也不過是她美貌的陪襯而已。
盛裝而來的尤莉笑眼彎彎:
“您是來陪我殉情的嗎?真是令我感動。”
洛倫伊:“……”
好好的一個美人,可惜多長了一張嘴。
“神殿的騎士長不會為一個瀆神者殉情。”
洛倫伊冷淡地收回停留過久的視線。
“我們的人會護送你到卡塔西斯,那邊會有對方的人接應。”洛倫伊對尤莉說,“願好風與你方便,送你一路遠行,贖清你的罪過。”
……?
怎麼送她去死還說得像為她好一樣呢?
尤莉想死歸想死,但也見不得洛倫伊這副大義凜然的偽善面孔。
於是她掐指一算:
“我有沒有罪先不提,洛倫伊大人,您的頭上有點綠才是真的。”
洛倫伊:……?
按照遊戲進度,公主尤莉娅審判後的當夜,就是為黛西舉辦的晚宴。
這場準備了一月有餘的晚宴不會因為尤莉娅的離開而終止,更何況邀請的賓客還有不少大人物。
女主黛西也正是在這場宴會上,與另一位可攻略角色相遇的。
不過這一切和尤莉都沒關系了。
這群人你綠我我綠你跟她有什麼關系?
她隻要一掛,就可以繼續過她有空調有外賣的肥宅生活啦!
於是尤莉拋下這句沒頭沒腦的話後,就在洛倫伊疑惑不解的目光中提著裙擺哼著曲子上了船。
洛倫伊看著她的背影,忽然記起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
如此隆重的禮服,不會是最近才做好的。
那似乎……是為兩人的婚期而預備的婚服。
*
船隻揚起風帆,送走了法裡斯蘭的公主。
直到破曉的第一束光刺破陰雲時,對岸的景物終於在大霧中漸漸清晰。
“願神明寬恕公主的罪行,願法裡斯蘭神眷永存。”
滿船船員在尤莉身後單膝跪下,肅穆地與即將送死的公主做最後的告別。
而公主本人……
她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
船上顛得睡不著。
好困。
船員們:……
對岸,兩列宛如送喪般的隊伍,正黑壓壓地無聲佇立。
這些身披黑袍的民眾有男有女,齊聲低唱著某種神秘的曲調,旁邊還有吹長笛和古提琴的伴奏。
尤莉覺得,這要是再加個嗩吶,送喪隊就齊活了。
於是她跟著這一路吹拉彈唱的送喪隊,坐著搖搖晃晃的馬車,終於在黃昏時分抵達了傳說中的黑暗神殿。
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尖塔高聳修長,仿佛要刺破籠罩在神殿之上的火燒雲。
層層堆疊的尖頂和飛扶壁交錯,令神殿看上去簡直像個小型城邦一樣恢弘無比。
好歹也在這裡讀檔這麼多次,尤莉看著熟悉的情景,居然還覺得有點詭異的親切感。
黑暗信徒帶領一行人穿過穹頂高聳的大殿,順著曲折漫長的螺旋樓梯,抵達了一個半圓形的空曠大殿。
大殿四邊是巨大的羅馬圓柱,沒有外牆,離地大約十層樓高。
除了進來的大門外,沒有任何逃跑的通道。
黑暗信徒看著祭壇前的數十位新娘,沉聲開口:
“獻祭我主的新娘們,願你們純潔的身體能夠取悅沉睡此地的偉大神明。”
“但如果未能得到神明的青睞,十日之後,我會再來帶走你們。”
有人試探著問:
“……如果未被選中,我們還能回家嗎?”
黑兜帽下的信徒譏諷笑了笑:
“當然不可能,你們是獻祭給黑暗的新娘,即便是尊貴的魔龍未能賜予你們侍奉他的榮幸,我們的教皇也會收容你們,將你們送給虔誠的信徒,這是教皇的恩典。”
好家伙。
要麼被惡龍弄死,要麼被它的信徒弄死。
反派陣營,不愧是你。
哐當——
當祭壇處唯一的出口落下鐵閘,如夢初醒的少女們終於崩潰了。
“不!我還不想死!放我們回家!”
“光明神在上,信徒日夜虔誠禱告,您為何不回應信徒的求救!”
“神國的光明神啊!黑暗的力量即將玷汙您的信徒了!”
熱門推薦

致命核桃露
"我和我弟差了 20 歲,從小眼也不眨小心翼翼地盯著他長大。 他核桃過敏,我媽為了讓他脫敏,把核桃打成漿,磨成粉,一點一點偷偷加進飯裡。"

侄子的膿瘡是腺體
"嫂子是資深腐女,愛嗑雙男主 CP。 侄子脖子後面長了膿瘡,不僅發爛發臭還流血。 嫂子卻一口咬定那是侄子的腺體,不讓任何人碰。 我一眼就看出那是疖子,如果不加以治療,會發展成極其危險的細菌感染——「斷頭瘡」。 再嚴重的會全身化膿而死。 我連夜帶侄子去了醫院治療。 可後來,侄子結婚,娶了一個潑辣不好惹的老婆,對著侄子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嫂子卻反倒怪起了我。"

念念無響
"我死後的第二年,前夫突然後悔了。 他到處都找不到我,氣急敗壞地給我發信息。"

倀鬼媽媽聽不懂人話
"我媽聽不懂人話。 我說我乳糖不耐受,不吃奶制品,她往豆漿裡摻奶粉,害我拉了大半年稀。 高考前我特別強調別動我文具,她扭頭把筆芯換成所謂的接收神器。 結果我被判定使用非法設備接收信息,實施作弊,停考三年並記入誠信檔案。 我徹底崩潰,回去找她發瘋,全家人不痛不痒地說她這也是為了我好,讓我體諒。 我萬念俱灰,跑出家門,卻被一輛大卡車撞死。"

護頌
"我撿到一個少年,他既不是歷劫的仙君,也不是落魄的貴公子,他是我在苗疆生活時,一同長大的傻子年頌。 隻因他過份好看,而那些人知道我耽於美色,為了巴結我這個新貴公主,假意扔在我門前。 這次,我沒有如往常一般給皇姐送去。 我頂著荒淫名頭,放浪的卻是我那一脈所出的姐姐。 名聲我不在乎,但年頌,那個眼眸清澈的少年,我要保全他。"

杭月
"出獄後,我開了一家養老院,裡面聚齊了超雄老頭、邪惡搖粒絨老太。 他們平時最愛找我麻煩。 不是嫌棄玉米粒沒剝皮,就是吐槽草莓沒有去籽。 可是,我被變態尾隨的那天。 他們卻急了。"